1. 版本背景:从行星改造到文明扩张

《TerraGenesis》是一款基于NASA真实数据的行星改造模拟游戏,玩家需通过调整温度、气压、氧气等参数,将荒芜星球变为宜居家园。当前最新版本(v6.35)新增卫星殖民地和年代追踪功能,支持中文界面,并优化了随机事件触发机制。例如,冥王星在最新版本中因冰层厚度达220万厘米,被玩家评为“表面简单,实际中等难度”的典型星球。游戏涵盖太阳系行星、系外行星及历史地球(如晚更新期)等多种场景,阵营选择与胜利条件差异显著,需针对性制定TerraGenesis攻略。
2. 核心技巧:四维管理与资源分配
2.1 阵营选择策略
盖亚族:生物量增速+30%,适合生物圈胜利,但需规避工业经济(如地球专家局禁用)。
地平线集团:经济增速+30%,需快速完成1,000,000,000利润目标,可搭配轨道测量器降低花费。
赫淮斯托斯族:初始宜居度胜利要求最低,适合冰层覆盖的极端环境(如土卫六)。
2.2 六维参数控制
温度、气压、氧气、水被称为“改造四维”,需优先通过建筑联动稳定:
冰层处理:土卫六等冰层超过180万厘米的星球,建议先建太空港控温至240,000单位,再逐步排水。
水资源公式:每降低995单位温度,1%总水转化为冰;升温则转化为蒸气。
2.3 经济与GP分配
挖矿优先级:专家模式开局500万资金,优先研发银矿(消耗600万),单矿5级时每小时收益超30万。
GP用法:20GP可兑换500万资金,加速关键建筑(如浮空平台)避免海平面失控。
3. 实战案例:地球专家无生物圈通关
3.1 开局操作
选择盖亚族,利用生物量增速优势,优先研发浮空平台(降温2级建筑)和居住单元,消耗22GP加速建造。
关闭生物圈,通过冻死原生生物(关停浮空平台升温)消除氧气波动,避免后期数值崩溃。
3.2 中期策略
建造6-7个自动化培育设施,配合太空港形成“1:4稳态比例”(1个生物实验室对应4个太空港)。
随机事件处理:遇到小行星撞击时退出重进刷新选项,避免不可控损失。
3.3 终局目标
人口达5亿后,文明点获取效率骤降,需依赖35%概率的随机事件(如“时间倒流”)。
最终建筑组合:太空港V级×12 + 生物作用实验室V级×3,维护费用需稳定在每分钟300万以上。
4. 进阶研究:生物圈与随机事件机制
4.1 生物圈健康度公式
健康度=耐受性×支持度×影响因素,其中:
耐受性:由温度、气压等四维参数平均值决定,需保持在0.8-1.2区间。
基因卡槽:插入“耐热性”基因可使耐受范围扩大15%,但需牺牲代谢效率。
4.2 随机事件应对表
| 事件类型 | 处理方案 | 文明点概率 |
|-|-||
| 小行星撞击 | 退出重进刷新 | 0% |
| 新星崛起 | 选择“投资基建” | 40% |
| 博物馆事件 | 支付1000万保护 | 25% |
数据来源:多星球实测统计。
5. 互动问答:高频问题解析
Q1:文明点获取太慢怎么办?
答:人口达1亿后,每增长1亿人仅获1点,需专注随机事件(每小时约触发3次)。推荐边处理事件边进行其他活动,如玩家反馈“边写作业边玩效率最高”。
Q2:水淹没城市如何补救?
答:立即建造减水III级建筑(如冰发射平台),配合太空反射镜控温。若已淹没,需拆除被毁建筑并迁移殖民地至高地。
Q3:生物圈崩溃如何重启?
答:关闭所有温控设施,使温度骤降冻死现有生物,再重新引入耐极端环境的微生物(如嗜热菌)。
通过以上TerraGenesis攻略,玩家可系统掌握从基础改造到高阶策略的全流程。建议结合阵营特性和星球初始数据动态调整方案,例如冥王星优先破解太空港、地球专家局禁用生物圈等。最终胜利不仅依赖数值平衡,更需灵活应对随机事件与资源分配挑战。
相关文章:
文章已关闭评论!